掌握宝宝晕车小常识,外出远游更轻松,家长要早知道

新浪育儿
孩子的身体尚未发育完善,乘车出远门时经常会出现晕车现象,而且情况往往比大人严重。大一点的孩子会直接表达身体不适,而小宝宝一般会双手挥舞、出汗、脸色苍白或呕吐等,这些都是晕车后的表现。
有些家长发现宝宝晕车,就习惯性的给他们喂晕车药,如果掌握不好正确用量或错误用药的话,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其实应对宝宝晕车并不困难,尤其掌握了下面这些晕车小常识,带娃外出远游也会更轻松哦。
一、了解晕车原因
宝宝在乘车中出现的眩晕现象,医学上称为“晕动症”。年幼的孩子身体素质不够好,前庭功能对外界刺激的耐受力较差,因此出现晕车的几率也相对较高。要想预防宝宝晕车,我们首先要知道哪些情形容易刺激宝宝的前庭。
1)内在原因
➢自身体质影响
有些宝宝天生平衡系统受激发阈值(前庭对外界刺激耐受限度)较低,同时视觉跟前庭觉不太协调,因而使得前庭区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导致宝宝产生眩晕感,这是大多数小月龄孩子容易晕车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这一类孩子,父母平时要针对前庭觉进行训练,需要让孩子的神经系统在动态和静态下都能迅速调节到适应状态。例如带宝宝多玩一些平衡木、跷跷板之类的游戏,可以促进孩子前庭觉神经发育,减少晕车现象的发生。
➢健康状况影响
家长要弄清一个概念,宝宝身体平衡系统大致分为前庭、视觉和本体,当这三大部分有一方机能出现变化,就会使孩子出现不平衡的感觉。比如当孩子患有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时,病毒会侵犯内耳即前庭平衡系统,进而导致晕车。
而在这之前,如果孩子吃太饱或摄取难消化的食物,如碳酸饮料、牛奶等造成胃胀,则可能会刺激交感神经梢,导致胃酸分泌,更容易引发呕吐。因此当孩子健康状况较差时,晕车几率也更大,家长应避免孩子生病时出远门。
➢家族遗传影响
一般而言,家族中如果有晕车厉害的成员,宝宝出现晕车的可能性也会更大,这并不是说晕车会遗传,而是反映出家族成员都有前庭功能比较敏感这一共同点。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同样可以通过训练前庭功能,来改善晕车症状。
2)外在原因
➢路面颠簸
宝宝的身体比较脆弱,如果路面颠簸,就容易造成车子晃动厉害。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平衡系统,身体内脏也会随之晃动,造成胃部不适从而引起晕车。带宝宝开车外出时,家长应尽量避免颠簸路面,而要选择较平坦的道路。
➢车内刺鼻气味
还有一些孩子晕车跟车内的刺鼻气味有关,例如燃油、皮革座椅等,都容易让孩子产生呕吐感,从而引起晕车。另外有些汽车内饰中可能含有化学物质,对宝宝的神经系统会产生麻痹作用,并引发头晕、恶心等症状。
父母在选择汽车内饰时,要注意避免一些劣质产品,最好不要有太大气味。此外家长还可以准备些柠檬、橘子等果皮有浓郁清香的水果,一旦宝宝出现气味型晕车时,可以剥开果皮让孩子闻一闻,以此掩盖车内的刺鼻气味。
二、如何预防晕车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发现,通常宝宝出现晕车都是有原因可寻,因此父母只要根据原因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多半就能帮孩子避免出现晕车现象。那么想要有效预防孩子晕车,父母平时该注意什么呢?
1)锻炼前庭平衡感
对于天生平衡系统缺失的宝宝来说,预防晕车最显著的方法就是锻炼前庭平衡感。下面为大家介绍两个适用于1岁内宝宝的方法,操作非常简单,平时在家就可进行。
➢水平转动
父母要将宝宝水平托举起来,并让小脑袋靠在自己的肩膀上,一只手卡住孩子前驱,另一只手托住臀部和腿部,让宝宝保持一个侧卧的姿势,并面向左边,保证孩子有开阔的视野。随后父母原地顺时针旋转,然后再逆时针旋转。
刚开始训练每次大约10-20秒,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将时间逐渐增加到一分钟,并且加快一点点速度。另外活动期间父母一定要检查活动区是否宽敞平坦,避免摔倒绊倒的危险发生。
➢飞机抱
让宝宝保持俯趴的姿势,家长用手臂托住宝宝的前胸并在屋内随意走动,位置可以高低变化,但一定要平稳和舒缓。当孩子逐步适应后,父母可尝试快走,让宝宝感觉上下起伏,但晃动的幅度及速度要宝宝能够承受为主。
2)固定头部减少颠簸
小月龄宝宝的脊椎和颈部还在发育阶段,而头部重量又占全身重量的绝大部分,因此一些轻微的晃动或急刹,都可能让宝宝小脑袋跟着一起摇晃,并产生眩晕感。所以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固定头部,常见的做法就是使用安全座椅。
市面上的安全座椅大多采用U型头枕,它可以很好的贴合宝宝头部,并将小脑袋牢牢固定住,避免跟随车子左右摇摆。另外有些头枕专门采用加厚吸震设计,可以减少颠簸产生的震动感,避免宝宝出现眩晕情况。
此外小宝宝新陈代谢旺盛,尤其睡着后特别容易出汗,因此家长在选择安全座椅时应注意其材质是否吸汗透气,坐垫能否保持空气流通等问题,不然很容易给孩子带来闷热感,引发晕车。
3)乘车前注意饮食
宝宝乘车前不易过饱也不易空腹。过饱容易让食物在胃中膨胀,使孩子血液循环缓慢,从而影响脑部供血和供氧,从而导致宝宝犯晕;空腹可能会使宝宝身体缺乏能量,各方面机能都会下降,这也是引起晕车的原因之一。
父母最好选择提前2小时让宝宝进食,饮食最好要清淡,还要容易消化吸收。在乘车途中,别给孩子吃花生、红枣等胀气食物,可以选择果泥、酸奶等易于消化的食物。稍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吃点饼干,但要注意补充水分。
市面上的儿童果泥通常有袋装和罐装两种方式,罐装果泥体积大,携带不方便。袋装果泥配备了吸管口,孩子食用起来比较简单,适合在颠簸的车内食用,但要注意选择绿色健康的产品。
4)保持车内良好环境
➢换气通风
保持车内良好环境,不仅能让宝宝有个美丽心情,还有助于孩子呼吸顺畅,避免出现晕车情况。因此乘车时,父母可以打开窗户或空调通风换气。如果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开侧窗风速太大,容易吹着宝宝,建议适当开一点天窗。
➢车内清洁
父母还要提前做好车内清洁工作,保证车内干净整洁,为孩子提供更舒适的乘车空间。此外还可以用清洁剂清洗汽车内饰,不但可以去除车中异味,还能避免细菌灰尘影响宝宝健康,但要选择气味清香、成分天然的清洁产品。
三、如何缓解晕车
宝宝偶尔出现晕车虽然不会给身体带来太大影响,但如果一路上都难受、犯恶心,不仅影响外出游玩的心情,父母看着也很是心疼。了解完晕车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后,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孩子的晕车症状。
1)分散宝宝注意力
宝宝坐在后座时,视觉和平衡感不一致,晕车的情况可能更严重。此时家长可以利用玩具、音乐等分散孩子注意力。一来可以将视线转移到玩具上,达到身体机能平衡;二来可以让孩子放松心情,缓解晕车带来的不安情绪。
不过乘车途中难免会颠簸,所以建议父母给孩子准备一些柔软安全的玩具,以免因车子晃动伤害到宝宝。而小月龄的宝宝可以选择安抚类玩具,例如播放舒缓的音乐、讲故事等,都能更有效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减轻晕车情况。
2)按摩穴位减轻症状
如果不能成功分散孩子注意力,家长还可尝试按压宝宝的尔晋穴。首先让宝宝伸出手微握,然后手背朝上,在食指和中指掌骨间和掌指关节后一指宽的地方,就是尔晋穴。找到穴位后,家长用拇指轻轻按压即可。
当宝宝刚开始出现轻微不适时,按压这个穴位效果最佳。如果宝宝已经发生晕车现象,父母可以按住这个穴位不动,等孩子情况有所缓解后再松开,一般时间不会很长。
3)下车活动缓解晕车
如果宝宝长期处在一个较封闭空间内的话,情绪可能会受到影响,晕车症状也会更加严重。因此条件允许的话,建议父母最好找个视野开阔的地方,让宝宝下车活动活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待症状缓解后再重新上路。
4)清水漱口避免呕吐
大部分宝宝晕车时可能会产生呕吐感,此时家长可以用温清水让孩子漱漱口,这样能冲去口腔内的粘液,并保持口腔干净清爽,缓解孩子的呕吐感。如果宝宝已经吐了,同样要用清水漱口,不然口中残留的呕吐物更会加重晕车情况。
带宝宝外出游玩需要父母多花些心思,只有提前做好准备,才能更好应对这些状况。说了这么多关于宝宝晕车的小常识,相信家长们多少也掌握了些,以后再遇到宝宝晕车,可别手忙脚乱了哦!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蘑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