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自媒体

流传久远的育儿陋习 别再坑娃了

新浪育儿

关注

以下是我通过我的微信公众平台向家长们征询的隔代人育儿方面的一些陋习

希望大家杜绝再用这些陋习坑娃

陋习

明矾擦身:

一位妈妈问我:“我们这边有个习俗,说月子里一定要给宝宝用明矾擦身体,说是这样可以让宝宝的皮肤长得老一些。我一直反对。所以现在宝宝的皱褶处有一点红,大人就说我是没有给他用明矾的缘故。我想问这个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确实有的地方有个习俗,说月子里一定要给宝宝用明矾擦身体,说是这样可以让宝宝的皮肤长得老一些。明矾,也叫白矾,其化学成份为硫酸铝钾,含有铝离子,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常常用来做传统的食品改良剂和膨松剂,常用作油条、粉丝、米粉等食品生产的添加剂。而对于新生儿来说,皮肤娇嫩,且表皮角质层薄,通透性大,皮下血管丰富,其防御能力差。所以使用明矾擦身,很容易经过皮肤被吸收。明矾一旦被吸收后,基本不能排出体外,会永远沉积在人体内,如大脑、肾、肝、脾等器官都可能产生蓄积,而引起慢性毒副作用。不但会影响人体对铁、钙等成份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贫血,尤其是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因为明矾可以杀死脑细胞,使人提前出现脑萎缩、痴呆等症状,记忆力减退,影响人的智力发育。 

去胎毒或开口茶

错过第一口母乳

一些地方在孩子出生后给孩子吃的第一口食物不是妈妈的初乳,而是黄连水,美其名曰“去胎毒”。

无论是中医和是西医的理论中都没有胎毒这种理论。有的地方先给孩子喝黄连水,后给孩子喝甘草水。名曰:先苦后甜。意思是先用大黄汤清理小儿胃肠消化道的异物,再用甘草汤泻新生儿的胎毒、胎火,以利小儿后天生长。有的地方甚至用朱砂、钩藤、珍珠粉、雄黄和腊梅花。这些中药对孩子的脾胃都有严重的伤害,都可以引起肝肾功能的重度伤害。

对于个别孩子,例如患有先天性蚕豆病(,是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酶缺乏病,俗称蚕豆病)多发于两广地区,四川等长江以南地区,由于目前结婚登记取消了婚前检查,蚕豆病发病率有所增高。对患有先天性蚕豆病的孩子,家长给喂食了腊梅花或者珍珠粉等会突然诱发孩子的黄疸,加重病情。网上就有一个例子:刚出生的宝宝面色发红,且一直哭闹不止,脸上和身上还长了一些小红疹(其实是红痱刺激孩子哭闹不止)。产妇的婆婆扒开孩子的嘴巴,看了看舌苔,说:“有口臭,舌苔还很厚,这肯定是胎毒造成的,黄连水清热解毒,我们那边的小孩一般出生后都要喝点黄连水清胎毒的。”婆婆便自作主张,给孩子喂了一些黄连水。但喝了黄连水的宝宝并未停止哭闹,而且越哭越凶,不仅把奶都吐了,吐出来的液体似乎带着血。经过医院相关检查,发现孩子是胃出血。专家说,刚出生的孩子脾胃太娇嫩,而黄连水是苦寒之药,刺激性太大,所以导致孩子胃出血。

还有的地方给刚生的孩子用的开口茶是用六神丸。其目的是为了以后生长的日子里少生脓疮和痱子。美好的愿望往往是坑害孩子的一枚毒药。六神丸是由数种中药制成的,其中蟾酥是一味毒性很强的中药。它是由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中分泌的白色浆液提取出来的,经加工干燥制成的固体物。中药六神丸具强心、收缩冠状动脉、升高血压、抗炎及抑制血管通透性的作用,主要与其中所含的蟾酥有关。因为蟾蜍含蟾毒内脂,服用过量可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表现为呕吐、呼吸急促、肌肉痉挛、惊厥、心律不齐。这些症状对于发育不成熟的新生儿来说可以是致命的伤害。

刚出生的新生儿胃很小,这时的新生儿觅食和吸吮反射特别强烈,孩子生后应该尽早吃初乳,初乳的蛋白质含量高,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对婴儿预防感染及初级免疫系统建立十分重要。同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比成熟乳高很多。同时初乳还有通便作用,可以清理初生儿的肠道和胎便。如果这个时间不给孩子吃初乳反而给孩子灌了一大堆黄连水等有毒的中药汤,既不利于母乳喂养成功,也让孩子失去了人生的第一次免疫的机会还会引起孩子严重的肝肾或者脾胃的伤害。

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还特别强调: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有利于预防婴儿过敏,并减轻新生儿黄疸,体重下降和低血糖的发生。分娩后尽早开始让婴儿反复吸吮乳头。因为婴儿出生时体内具有一定的能量储备和血糖的维持能力,尤其是体内较为丰富的快速供给能量的棕色脂肪,可以满足至少3天的代谢需要。因此生后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也不建议过早给孩子添加配方奶。

近来科学家认为:母子之间最早的皮肤接触,有助于建立早期的依恋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形成牢固的依恋关系。母子间最初皮肤接触时间的早晚比早期接触的绝对时间长短更重要,这是因为产妇体内雌激素作用可能产生最强烈的感情,促使她去关心自己的孩子,有利于形成早期依恋。如果不利用,激素的作用就会消失。

咀嚼食物喂孩子

宝宝发生龋齿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细菌是发生龋齿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新生儿的口腔里原本是没有变形链球菌的。如果父母和看护人有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如在喂宝宝食物之前先把勺子放在自己嘴里尝尝或试温度,或将宝宝食品咀嚼后喂孩子,或与宝宝共使一个餐具等,如果成人是导致龋齿的变形链球菌携带者,经过嚼食喂饭或尝试或公用餐具,就会通过口水将自己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传播到孩子的口腔中去。变形链球菌在孩子口腔定植、繁殖得越早,孩子将来患龋齿的程度就越严重。同理,我国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是很高的,约为55%。虽然有的人感染后并没有发病,但依然是幽门螺杆菌的带菌者。其原因与我国家庭成员之间公用餐具,没有分餐的生活习惯相关。尤其是抚养者尝试食品或咀嚼食物后喂养小儿,或与小儿共用餐具的不良习惯。幽门螺杆菌主要是通过与感染者唾液在口与口之间传播,也会造成婴幼儿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主要是长在胃黏液下层黏膜表面的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螺旋状杆菌,同时也生长在人的口腔唾液和牙菌斑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易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还发现与儿童缺铁性贫血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也被列入第一类致癌因子。因此,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较成人期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张思莱医师(zhangsilaiyishi)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