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育儿 自媒体

儿童身高问题科普:维生素D缺乏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新浪育儿

关注

儿童身高问题系列科普6

维生素D缺乏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维生素D不仅仅是一种维生素,它也是激素的前体物质,在身体里可以合成“骨化三醇”,是一种类固醇激素样物质。维生素D的作用非常广泛,它的受体分布包括肠道、肾脏、骨骼、甲状旁腺、胰腺、大脑、血管等。还可以参与基因调控,调节细胞的分化增殖,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在肠道中促进钙和磷吸收,在肾脏促进钙和磷的回吸收(减少尿钙和尿磷的排泄)。在骨骼方面的作用因血钙磷水平不同而不同,在血钙和血磷正常的情况下,促进钙沉积到骨里,利于成骨。如果血钙低,则可以促进旧骨溶解,使骨骼中的钙释放出来,保证血钙的浓度,所以维生素D能够维持血钙和磷水平正常。

维生素D缺乏跟很多疾病相关。我们知道最多的是骨骼疾病,如果婴幼儿期和儿童期维生素D缺乏,可以发展为佝偻病;成人期则不会得佝偻病,但是会发生骨质疏松、骨软化。维生素D双向调节免疫,维生素D缺乏容易发生感染,容易得肺炎、腹泻。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Ⅰ型糖尿病、银屑病等跟维生素D缺乏相关。因为维生素D可以调控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所以维生素D缺乏会造成细胞的分化和增殖调控失常,出现一些肿瘤性疾病,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结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维生素D缺乏也可以出现心肌疾病,如扩张性心肌病、心衰,严重的会导致心源性猝死。维生素D缺乏也跟肥胖相关,肥胖的人又容易出现Ⅱ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表现。维生素D缺乏也会造成牙釉质缺损,容易出现蛀牙、牙周疾病、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抑郁症、老年痴呆症、精神分裂症等。

婴幼儿期维生素D缺乏最容易导致佝偻病。初期可以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患儿特别烦躁,睡觉不踏实,夜里总哭,多汗(头部更明显),容易掉头发(出现枕秃)。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出现骨骼改变,如颅骨软化、方颅、前囟过大(大于3cm)、囟门边软、囟门闭合延迟(大于2岁)、胸部及下肢畸形。骨骼变化与年龄、生长速率及维生素D缺乏程度等因素有关。比如2-4个月龄的时候,可能会表现为颅骨软化,颅骨的某个部位特别软,手指压下去时骨头也跟着下去了,一松手它就弹起来了,像按乒乓球一样。患儿乳牙萌出迟,出牙的顺序不对,容易出现龋齿。6月以上患儿可出现肋骨串珠、肋膈沟、肋缘外翻、鸡胸、漏斗胸等胸廓畸形。1岁以上的孩子,如果走路或者站立过多,会出现下肢变形,包括O型腿、X型腿。严重佝偻病时容易发生骨折。除骨骼表现外,还表现为肌肉关节松弛,孩子特别软,动作发育比较晚。别的孩子2个月能抬头了,他3-4个月还抬不好;翻身、坐、走、站都比别人要晚;会走路时也特别容易摔跤,常喊累,不愿意走路,家长可能以为他懒,实际上他是因为肌肉力量不够。更严重的还会表现为神经系统发育迟滞,表现为语言发育落后,神经反射落后等。

既然维生素D缺乏会对身体造成这么严重的影响,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够让它不缺呢?那就得知道,我们身体里的维生素D是从哪来的。

维生素D的来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其中内源性占90%,是我们的身体自己合成的。皮肤中有一种叫7-脱氢胆固醇的物质,经过阳光中的中波紫外线(波长290-310纳米)照射下,能合成维生素D3。外源性的就是吃进去的,占不到10%。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包括鱼肝油、肝脏、蛋黄、奶、植物油,而粮食、蔬菜、水果几乎都不含维生素D。维生素D在身体里不能直接发挥作用,要经过肝脏和肾脏的两次羟化作用,转变为有活性的1,25-二羟维生素D才能够发挥作用。

造成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贮备不足、日照不足、摄入不足、疾病影响、需要量增加、药物影响、遗传因素等。

贮备不足常见于早产、双胎。日照不足见于北方、冬季、很少外出、城市里空气污染,隔着玻璃晒太阳,穿厚厚的衣服晒太阳,这些都会遮挡中波紫外线。皮肤中的色素也会遮挡紫外线,皮肤颜色越深的人越容易缺维生素D,因为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特别差。摄入不足主要是奶喝的不够。正常情况下,配方奶里强化了维生素D,含400u/L。但是,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非常低,只有12-60u/L。所以母乳喂养的孩子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肠道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吸收,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时,维生素D不能正常代谢为活性维生素D。需要量增多见于早产或小于胎龄的孩子,出生后追赶生长,或者青春期生长过快的孩子,维生素D需要量更多,即使晒太阳、也补了维生素D,还是可能会相对缺乏维生素D。服用抗惊厥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会导致体内维生素D流失,造成维生素D缺乏。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遗传,维生素D在身体里面要经过两次代谢,且要跟维生素D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这些生理活动都受各种基因的调控。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当孩子被发现有佝偻病的骨骼畸形表现时,妈妈就说:随他爸爸,孩子爸爸也是这样的骨骼畸形。

那么我们怎么诊断维生素D缺乏?首先根据临床表现,有上述的症状和相应的体征,就要引起注意了。最好能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诊断,可以抽血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也可以拍骨骼X线片看骨质的改变。因为小孩维生素D缺乏以后,骨密度会减低,所以还可以做骨密度检测。

既然维生素D缺乏会有这么严重的影响,那么我们一定要预防孩子缺乏维生素D。在胎儿期就要开始预防,母亲要经常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冬天要补充维生素D,每天800-1000U。孩子出生后,就要补充维生素D。补充量与季节、孩子长得快慢、是否早产都有关系。早产儿,每天要求达到800U,建议尽早晒太阳,每天1-2小时。在冬天,或者母乳喂养,尤其是母亲肤色比较深,且母亲又缺乏维生素D的,需要补充更多。一般建议2岁之内,每天补400-800U。2岁以后,夏天晒太阳多,可以不补,但冬天晒太阳少就需要补充维生素D,一直补到5岁。另外,也要注意多吃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比如奶类、蛋黄、肝脏、海鱼等,有助于预防孩子缺乏维生素D。

···THE END···

作者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 王雪梅

校对 | 潘维伟

图片 | 来源网络

编辑 | 尤艳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北医三院育儿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