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坚毅的品质
国际著名心理学家Angela Lee Duckworth通过对青少年的品格,包括自制力、坚毅力、沟通能力、反思能力进行多年的研究发现,“坚毅”是影响青少年发展最重要的品质。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较高的坚毅测试得分可以让入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在GPA考试中获得高分。西点军校对1200名一年级新生进行入学“野兽训练营”选拔。最后发现入学分数、情商、智商都与选拔结果没有太大相关性。最精确的标准,是“坚毅”……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比起智力、学习成绩或者长相,坚毅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
和中国一样,美国也有很多人认为,要想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 因此,父母和老师常常把大量精力放在帮助孩子学习知识,训练技能,获得学历上。如今,这一研究大大颠覆了很多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认知。
那么,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坚毅的品质呢?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美国心理治疗专家艾丽莎。尼博森写的《给孩子的毅力培养手册》。
(1)颠覆了很多父母培养孩子毅力的认知
培养孩子坚毅的品质,并不是一味地要孩子坚强。现在的孩子学业要求越来越高,还有各种各样的校外兴趣班,压力已经不小了。再去给孩子施加压力,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明明知道要坚持、要努力,但内心却还是想要放弃;在别人看来易如反掌的事情,到了自己这里却变成不可完成的任务……作者艾丽莎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因为认知出了问题。
“消极的心态并不是由真正的困境造成的,而是源于我们内心对于某一件事情的认知方式。当我们换个思维方式,感受和行为就会发生改变。”
所以,培养孩子的毅力,最关键的是要先改变孩子的思维方式。
(2)一套系统、完整的毅力训练实操方案
这本书的作者艾丽莎是一位心理治疗专家,她曾帮助一大批有焦虑、抑郁倾向,还有低自尊、容易自我怀疑的孩子走出成长的困局。所以,《给孩子的毅力培养手册》这本书有大量的实操训练方案。这些训练方案都是来自艾丽莎在一线多年实践,并验证有效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
可以说,关于孩子的毅力培养,你想要的方法,这里都有。总有一种适合你。
(3)图文表并茂,生动有趣,特别适合亲子共读
可能是艾丽莎长年在一线接触大量孩子的原因,你会发现她的书大量使用与孩子交流的口吻,引用的例子全部都是孩子身边非常常见的小故事,孩子读起来很有代入感。她还将很多专业知识解读得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在娓娓道来、循循善诱中,引导孩子觉察自我、改变自我。
因此,这种风格的书非常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共读。既增进亲子感情,又能更好地使用这些方法和技巧。
分享几个我觉得艾丽莎把专业概念和方法诠释得特别风趣幽默的点:
1、我们的大脑为什么常常会不受控制?
我们谈毅力,一定就离不开自控力的话题。一个坚毅的人,一定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自控力怎么来?那就要说说控制人行为的大脑。研究人的大脑,是一个非常专业且高深的领域。单就从专业术语的解读上,就会把一众人说晕。什么额叶、枕叶、顶叶、杏仁核、海马体、突触……可是在这本书中,艾丽莎用非常生动、有趣的例子,一下子就让孩子能够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会紧张、激动、气馁、逃避。
“我们的大脑里有两个区域直接和毅力有关,一个叫杏仁核,一个叫前额叶皮层。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两个小动物。”
杏仁核像一只小狗,它很乖,总会为你着想,保护你的安全。但是他不懂得思考,有时候会分不清真正的危险和暂时的压力。所以在面对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压力时,很容易启动全面防御的模式。
小狗很容易犯错。不过,从错误中学习、成长,也可以帮助大脑变得更强大。
而前额叶皮层呢,更像是一只聪明的猫头鹰。很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理智地做决定。他能帮助我们迎接更大的挑战,也是我们培养毅力的真正引擎。
为了锻炼毅力,我们必须要让小狗安静下来。那如何才能让小狗安静下来呢?艾丽莎给我们分享了“盒式呼吸法”。深长而缓慢地呼吸,心跳放缓、血压降低,整个人都会放松下来。这个时候,理智的猫头鹰才能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冷静、理智地帮我们渡过难关。
2、当心喔,你很可能会被自己的想法蒙骗了
人的情绪和想法,是心理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认知行为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情绪、行为以及生理反应与他们对事件的看法或想法息息相关。
积极的想法,自然会产生积极的行为。然而,我们并不能做到时刻积极。我们常常会被消极的情绪笼罩。当你感觉到特别沮丧的时候,你会觉得所有的事情都不顺利。但事实呢,可能并不是这样,你当下的想法也未必就是你内心真实的想法。你很可能被自己蒙骗了。
比如,你参加演讲比赛,精心准备了稿子,做了充分的预演,最后因为在台上太过紧张,失利了。你大叫:”我以后再也不参加任何演讲比赛了!”这会是你的真实想法吗?并不是。但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艾丽莎告诉我们,杏仁核在犯错,情绪在搅混水。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想跳出认知误区,让自己变得积极起来,那就要学会:
(1)描述你的情绪,并表达出来
心理学家认为,适当的情绪表达,会让自己感觉到放松,甚至会获得一种幸福感。这会带给你正向、积极的能量,提高抗压能力。
当孩子意识到负面情绪正在心中蔓延时,教会他们倾诉,或者用画画、音乐、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会让更快地走出负面情绪和消极的想法。
(2)分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想法
考试成绩公布后,同桌非常得意地说,”我全对了,一个都没错。”而我没有考好。这个时候你会想:
”他在笑话我!“
”他真是个混蛋!就是想让我难堪!“
”他这样得意,我的压力更大了。“
上面这3句话,哪些是客观事实,哪些只是个人内心的想法呢?
是的,只有第3句是客观事实。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被个人想法蒙骗,因此更加放大负面的情绪。当我们给情绪按个“暂停键”,你会发现,大多数时候,那只是你的个人想法,并非事实。
只有认清哪些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哪些是主观的想法,才会让孩子通过层层剖析,看到问题的本质,从而解决问题。
(3)学会对自己说认可的话
认可自己,其实并不容易。尤其是当孩子正处于烦躁、失望、郁闷的状态中。
艾丽莎告诉我们一些更有效的方法。比如,你可以尝试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教练。教练会怎样鼓励人呢?是不是说一些更实际、更有用的话才好呢?再比如,想想最近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对此你会怎样表扬自己,给自己鼓劲呢?
好了,现在试着把这些话对自己说出来吧。最好在说的时候,提到自己的名字。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这种心理暗示的效果会更好喔!
3、避坑:“哭泣鳄鱼”式思维和“彩虹独角兽”式思维
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更加乐观,所以抗挫能力更强。与之相对应的是消极的、悲观的思维方式。
对此,艾丽莎在书中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哭泣鳄鱼”式思维。这种思维很可怕,他会让一切看起来比实际情况更糟糕。那么,如何教孩子意识到这种消极思维方式呢?
书中引用了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3P陷阱”,告诉我们“哭泣鳄鱼”式思维有3个特点。
(1)长久性(permanent),你觉得一切都不会改变了,情况不可能变好了。我永远都会是这样,这就是长久性思维;
(2)蔓延性(pervasive),一个事情上产生的坏情绪,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好像一切都变得不好了;
(3)个人性(personal),看待问题,有着太多的个人猜测。
我们要改变这些消极的思维方式。那是不是思维方式越正向、越积极就越好呢?也不是。
小心,还有“彩虹独角兽”式思维的陷阱。
在书中,作者把太过正面的思维方式比喻成“彩虹独角兽”式思维。这是很多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通常会灌输的思维方式。
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太好,父母常常会拿很多学霸刻苦学习,努力拼搏的故事激励孩子。一如中国古代的头悬梁、锥刺股,闻鸡起舞、凿壁偷光。可这样的正向激励太脱离现实了,很难让孩子信服,自然产生不了多大的激励作用。
好了,一篇书评无以表达一本书的全部精髓。《给孩子的毅力培养手册》这本书还用大量的研究案例向我们表明,运动、饮食、睡眠、玩耍,都和培养毅力息息相关。我们可以尝试用“沉浸式冥想”、“五感扎根训练”来帮助自己舒缓压力,也可以试着把自己当作一个演员,去换位思考他人的视角,打开一个新的认知世界……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那就带孩子一起来读读这本书吧。
来源:青豆书坊